为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,助力工作室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岗位发展,引领广大职工凝聚智慧、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,近年来,盐城市盐都区总工会深入推进产改,成立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,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“水韵古邑、高新盐都”贡献力量。

    汇聚劳模力量

    助力产业发展

    多年来,盐城市盐都区一直坚持以基层一线单位为载体、科技创新为引擎,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领军人物、技术创新标兵,获评各级各类劳模、工匠、先进工作者1500余人,其中,各级劳模就有438人。

    如何汇聚榜样力量,助力产业发展?2023年7月18日,盐都区总工会成立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。

    “创新劳模工匠的管理,就应该把他们拧成一股绳,铸成一根链,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贡献。”这成为盐都区总工会班子的一致共识。

    怎么“拧绳”?如何“铸链”?

    盐都区总工会坚持试点先行,在全区22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,根据产业发展布局,按照“职业相近、岗位相连、业务相通”的原则,先行筹建条件相对成熟的乡村振兴、海洋产业等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,推进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岗位发展,塑造联盟创新新优势,让劳模工匠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拥有更广阔的舞台。

    筹建过程中,盐都区总工会主动谋划,靠前服务,与各联盟成员一起制定联盟章程,明确联盟宗旨、架构和组织分工等,特别是细化了联盟工作职责,在技术攻关、交流协作、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,充分发挥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技术成果“孵化器”、示范带动“大舞台”、人才培养“练兵场”的作用,带动全区劳模(工匠)联盟竞相加入、各行各业人才争相涌现,带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。

    “我所在的江苏蛟龙打捞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工会作为海洋产业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领衔单位,我个人的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又作为领军工作室,我深感使命光荣,责任重大。今后,我将以更宽广的视野、更博大的胸怀,做好海洋产业发展的谋划,和联盟成员单位一起为全区的高质量发展尽己所能。”江苏省劳模、江苏蛟龙打捞航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向东这样说。

    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盈尚海洋工程(江苏)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明则表示,将全力支持海洋产业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联盟各项工作,让联盟变得更大、更强。

    盐都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区总工会将不断督促各工作室联盟发挥牵头单位和领军工作室作用,锚定绿色发展,竞逐新赛道,实现新作为。

    振兴路上“雁阵红”

    乡村建设“砖瓦添”

    助力乡村振兴,发挥劳模先锋带头作用,让劳模这面旗帜更红更亮,是盐都区乡村振兴劳模(工匠)联盟努力的方向。联盟通过“支部+合作社+养殖场+养殖户”等经营模式,实现“信息共享、技术互通、捆绑经营”,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,已经成为盐都工会工作的响亮品牌。

    在盐城市盐都区的新民村,提起董兆付,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草莓书记”。自2009年当选为新民村党总支书记以来,董兆付将小小的草莓发展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。

    2001年,包括祁安村在内的4个村合并为新民村。那时候,村民们都是种植稻麦两季,亩均纯收入只有三四百元。

    董兆付上任后决定改变这种局面。

    当时,因为担心拿不到租金,从农户手中流转出土地并不是件容易事。董兆付与村民签下协议承诺:拿不到租金我自己垫。农户吃下了定心丸,几百亩的土地立即流转了出来。

    村民不敢贸然投入建大棚种草莓,董兆付就自己来做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率先投资建设14个大棚并和6名党员带头试种120亩草莓。第二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,还略有盈余。村“两委”迅速向全村推广草莓种植,并创造性采取了“党员干部牵头担保和种植户联户担保相结合”的办法,帮农户解决了资金问题。

    多年修炼“内功”,“盐都草莓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——成功举办第九届世界草莓大会中国分会场活动;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金银奖项40多个,注册商标20多个。2018年“盐都草莓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;2023年全国草莓擂台赛上,“盐都草莓”斩获6金3银……

    如今,“董兆付劳模创新工作室”成为盐都区一张亮丽的名片。“区总工会全力推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在实现信息共享、技术互通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,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联盟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。”董兆付说。

    激发“工匠精神”

    迸发“产改”活力

    群雁高飞靠头雁。盐都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教育、卫健、乡村振兴、海洋建设等首批4个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行业联盟,上报职工科技创新成果、先进操作法和发明专利36件,培养劳模工匠50人、各类技能人才150名。

    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创新攻关、技能培训和传承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,切实帮助企业攻坚破难,盐都区总工会成立了由10余名劳模工匠组成的服务队。服务队自成立以来,深入企业送技术、送经验、送良方,已开展多次技术服务、技能培训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劳模精神宣讲活动,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“瓶颈”问题。市劳模、东九重工集团焊接部部长张采丰,不仅帮助耀晖人防防护设备科技公司焊工提高焊接技术,还助力该企业成功举办焊工技能竞赛,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。

    如今,盐都区发挥劳模工匠引领作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“四梁八柱”正在日趋完善,更多的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将发挥技术成果“孵化器”、人才培养“练兵场”、学习研讨“大讲堂”、示范带动“大舞台”的作用,加强载体建设,优选服务队伍,精准服务产业,深入企业、基层开展技能培训、技术攻关、工艺改进、产品研发、管理创新等活动,推动企业发展进入新赛道、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,并通过更高水平、更高层次、更大力度的创新联盟高质量建设,通过广大劳模工匠的共同努力,在全省全市争一流、创特色、塑品牌。


来源:江苏工人报

点赞(0)
立即
投稿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