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通讯员 胡素娟 卢克余)近年来,淮安市总工会通过抓培训、促提升、重激励“三大实招”,在产业工人赋智赋能等方面精准发力,在建功立业、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。

    该市总工会聚焦全市“7+3”产业发展集群,加强淮安工匠学院建设,不断拓宽产业工人培训渠道,联合多家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,开展数控、模具、物联网等各类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。同时,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等技能人才作用,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示范、实操演练、答疑解惑等方式,助力企业攻克发展难题。截至目前,757人次劳模工匠指导帮助企业达439家,帮助解决现场技术难题653个。

    该市总工会组织开展技能比武、创新大赛等活动,深入推进“4技5小2比”,点燃一线职工创新创造热情。其中,全市职工拥有实用新型和授权发明专利超300个,累计培育“三个十大”及“五小”优秀项目150个。启动“争做技术能手、争当大国工匠”活动,开展10项国家、省重点工程项目示范性劳动竞赛,62项职业技能竞赛,指导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提升技能的“练兵场”,以赛促练,以练促干,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,打造全能型产业工人。

    该市总工会全力推进“能级工资”集体协商,推动实施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制度,通过设立技能津贴、创新奖励、学历提升补贴等方式,让技术工人的收入与技能水平相匹配,实现技高者多得,多劳者多得。目前,“能级工资”集体协商覆盖超80%的产改试点企业,惠及职工超4万人,试点企业技术工人月工资平均增幅达8%,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。


来源:江苏工人报

点赞(0)
立即
投稿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