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线电缆制造工技能竞赛现场
2024年长三角区域毛衫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竞赛现场
扬农化工在分析检验工等5个工种开展自主职业技能鉴定
徐工集团劳模工作室团队现场交流学习
“我从一线车间工做起,到各岗位都轮岗了一遍,边工作边向师傅学习,逐渐独当一面,从业20多年,参与过10多项新型专利的研发。”杨海峰如今已是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拉丝车间主管。
作为江苏省首批产改试点单位,中天科技集团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,创新打造“五大平台”,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双效循环、双向受益。前不久,集团工会被表彰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。
党建引领,打造“精神家园工程师”思政平台
2011年,中天科技参照研发工程师、工艺工程师等职位及其工作制度,在全国首创“精神家园工程师工作制”,设立“精神家园工程师”职位,制定《精神家园工程师工作职位说明书》,明确各层级职责,完善考核评聘的激励机制。通过“结对帮扶、到一线去、为员工办实事、有事好商量”等举措,不断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该经验做法被全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为典型推广,获得中宣部肯定。
他们还坚持将建设思政平台与深化党建带工建有机结合,深入开展“三创争两提升”活动,形成具有中天特色的铭初心、强核心、促中心、聚人心、献爱心的“五心工作法”,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、进班组,发展党员坚持向一线倾斜、在一线培养。近五年来,公司共有295名杰出职工被发展成为中共党员、预备党员。
链式培养,打造“中天工匠”赋能平台
在2021年全国第四届电线电缆制造工(检验工)职业技能竞赛中,中天科技包揽了各分组赛的19个奖项,2名产业工人分别获得光纤光缆检验组个人优胜一等奖、全国机械工业“操作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“总经理动员大家积极报名,并且整个比赛过程公司都持续关注,我们有什么困难都想办法帮助解决,实操比赛项目中有个设备我们没有,公司就立刻买来让我们练习。”企业的支持给了参赛人员们莫大的鼓舞。中天科技建立中天工匠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和保障体系。成立中天科技学院,通过开展职工教育、工匠培育、师徒结对活动,激发职工学习热情。平台建立以来,累计培育评选出近700名“中天工匠”。今年,中天科技11名产业工人参加“国缆检测杯”电线电缆制造工(检验工)职业技能竞赛,全部获奖,还包揽了前三名奖项。
提优生态,打造“知识产权银行”众创平台
集团在全国首创“知识产权银行”,职工通过“知识产权银行”为企业的经营发展、管理改善、技术革新出谋划策,职工的智慧成果换算成积分存入“知识产权银行”账户,兑换现金奖励。陈培培是中天科技集团质量检测车间的一名女工,在2020年的降本增效项目活动中,凭借细致观察和积极思考,她的提案降本金额可达52万元/年,“知识产权银行”积分全部门最高,被评为集团高能工匠和劳动模范。
2021年,在《知识产权银行管理办法》中增加“好人好事、举报不良”等积分细则,引导中天人在专注创新的同时,更加重视道德建设。截至今年7月,银行拥有储户10413名,收集建议12.7万条,累计积分31.2万分,兑换奖金1800余万元。
示范引路,打造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攻坚平台
“外部环境再好,兴业还须自强!”为此,中天科技摸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——创新。从早期模仿创新,到与科研院所联合创新,再到如今的自主创新。
以劳模先进为领衔人,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,把具有创新潜能、高超技能水平的员工,吸收到工作室中来。通过“项目揭榜挂帅”“比贡献、赛进度、立标杆”,选拔优秀科技骨干,精进创新研发实力,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,解决了很多发展中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截至目前,推动企业获得工信部认定的7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,累计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8家,承担近700项国家、省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,主持、参与制定的行业、国家、国际标准超600项,累计申请国际、国家专利3000多项。今年,中天海缆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聚合动能,打造“多元薪酬激励”保障平台
对“中天工匠”每人每月补贴500元,发放股权分红;对“工匠大师、质量大师”每人奖励10万元,近年来累计发放工匠奖励近1000万元;承诺一线员工每年薪资保持增长10%,稳定预期。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中天打造的“多元薪酬激励”保障平台,以此为基,建立短期收入与长期收益相结合的薪酬体系,评选中天“十大奋斗者”“张謇杯”企业家,制定实施“四项奋斗者长期激励政策”,推进共同富裕。
此外,每年举办创新大会,对年度表现突出的技术创新项目、技术创新标兵、技术新锐等进行表彰奖励,每年发放奖金超千万元,个人激励最高达150万元。
来源:江苏工人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