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地铁集团


    近年来,无锡地铁集团坚持党建引领,以党建带工建、促发展,锚定“建一流地铁、创运营典范”的使命,打造铸匠魂有方向、筑匠路有路径、炼匠艺有硕果、塑匠人有典范、践匠行有平台、暖匠心有温度的“六匠六有”产改品牌,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术会创新、敢担当讲奉献的无锡地铁特色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,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贡献地铁力量。

    铸匠魂,团队凝聚有方向

   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,创建“服务型、技能型、学习型、创新型、共建型”特色“五型”党支部,坚持深入基层、扎根基层,持续开展“领导下基层”“百名党员进工班”“三走三聚”“青年思政课”“道德讲堂”劳模工匠标杆模范宣传等活动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不断夯实基层思想政治建设。构建把一线技能骨干发展成党员、把一线党员培育成技能骨干的双向交叉培养模式,组建“党员先锋队”“志愿服务队”“青年突击队”,通过身边事引导身边人,切实增强产业工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,激发组织动能。

    筑匠路,人才成长有路径

    优化岗位任职资格,打通纵横双向发展通道。纵向上,建立“初级工—中级工—高级工—技师—高级技师—首席技师”的发展通道,鼓励产业工人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;横向上,建立内部招聘、技术评定等选拔认定机制,全方位打通产业工人在技能类、管理类、技术类岗位发展的通道。构建“全工种”产业工人素质模型,推进“强基+提能”工程,系统打造以各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技能标准、以培训教材为保障的教学标准、以技能等级评价为核心的认证标准,精准区分不同工种的能力要求、培训标准和评价重点,以全面科学的技能类岗位能力评价体系,夯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基础。

    炼匠艺,产教融合有硕果

    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以“校企双主体”的育人模式为核心,以工学交替和双导师制的模式为工具,构建“面向职业、强化素养、注重能力”的育人体系,与全国20多所职业院校合作开展“委培订单班”和“现代新型学徒制”项目,提前介入产业工人在校学习阶段以缩短培养周期,为企业定制化培育和输出贴合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,实现“招生即招工、毕业即就业”的双赢目标,累计招收订单班学生3000余人。打造继续教育学历提升平台,与江南大学、河海大学等五所高校建立合作,为产业工人提供渠道正规、费用合理、专业需要的学历提升渠道,形成推进产业工人自主学习、知识更新的工作合力,助力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。

    塑匠人,榜样引领有典范

    打造钮海彦、孙毅劳模创新工作室、高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阵地,让其成为产业工人能力施展的平台,累计培养430余名金牌工班长以及150余名技能骨干、基层管理者。充分发挥工匠领头人的示范作用,围绕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,成立QC课题小组和“揭榜挂帅”课题专班,开展专业引领、课题研究、百日攻坚、师徒结对等活动,推动技术攻关和改造创新,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融入业务工作。弘扬劳模工匠精神,组织劳模和工匠大师参与产业工人培养开发体系建设工作,通过以点带面、以老带新,总结推广产业工人培养经验,持续培育市级技术能手、首席技师、最美工匠。

    践匠行,磨炼技能有平台

    搭建训赛结合的“劳动竞赛大舞台”,将岗位练兵、技能竞赛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同部署、同落实,通过与市总工会、市人社局、市国资委等单位的联系协同,对内主动承办市级劳动竞赛,对外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轨交行业技能大赛,以赛促练、以赛促产,在实践锻炼和行业对标中找差距、提能力,激发争先动能。搭建技术创新交流平台,举办“技术沙龙”“五小创新大赛”等活动,组织员工将生产工作实际过程中以及科研、技术改造形成的创新成果集中路演,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,累计形成7项国家级、15项省级科技创新成果、21项专利,完成205项QC课题研究和400余项“五小”成果。

    暖匠心,贴心关怀有温度

    突出人文关怀,用贴心的关怀、暖心的行动诠释无锡地铁“我爱我家、我家爱我,家在责在、责在家兴”的“家”文化理念。建立职工住房保障机制,打造1024套人才公寓,让员工先安居再乐业,惠及1700余名产业工人;创建集体婚礼品牌,策划新颖独特主题婚礼,累计服务产业工人中的青年群体400余人;打造职工书屋和职工之家,成立运动类、艺术类等多个俱乐部,通过多样化的载体建设丰富产业工人文化阵地;推进EAP职工关怀计划、设立爱心基金,关爱产业工人身心健康发展,切实提升“幸福指数”。


来源:江苏工人报

点赞(0)
立即
投稿
返回
顶部